学校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综合信息  学校新闻

宅家也能动手实验 哈工大探索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

新闻来源:新闻网时间:2020-04-19浏览:920

哈工大报讯(梁英爽/文)虽然隔屏教学解决了常规授课问题,但需要进入实验室动手的大学物理实验课该怎么开?怎样设计教学方案,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?自2月24日全校启动网络授课以来,我校教师和学生冲破时空的阻隔,相聚“云”端在线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,而实验教学则成了师生必须共同迈过去的“坎儿”。

为此,我校物理学院物理实验中心教师“十八般武艺齐上阵”,推出了寓教于乐的“哈工大居家实验方案”。一颗纽扣,一部手机,一把尺子都摇身一变成了实验器材,既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物理实验教学的进度和质量,又能让学生更关注身边的物理学,进一步将物理知识跟具体的实际联系起来,做到活学活用。

一场未经演习的实战

网络教学准备工作启动以来,物理学院就组织实验中心教师每周召开一次在线研讨会议,针对学生不能返校开展实验学习的问题,35位实验课任课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计划,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,通过大量试做和反复讨论,设计了三个系列共15项居家自主实验项目供实验课使用。

目前开发出的居家实验项目有: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、蛇摆的设计与制作、克拉尼图形、夫朗禾费衍射实验-单缝衍射与细丝衍射、物体散热规律实验等。针对学生在家缺少实验测量传感器的问题,手机传感软件“PHYPHOX”也能派上用场,它可以实现“加速度、声音频谱、磁场、光强”等基本实验测量。

“目前所推出的实验项目,都是我院李俊庆、黄丽、魏波、赵景庚、娄秀涛和刘伟龙等教师自主开发的,是其他院校同类实验中所没有的。设计的实验都和本学期学习的内容接近,题目新颖、有趣,家中也容易找到实验的材料。因受到疫情的影响,学生在家都挺“郁闷”的,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得高兴。”物理实验中心主任赵海发老师说。

一次教学改革的契机

“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手足无措、无从下手,毕竟是拿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替代了实验器具,但不会的问问老师,也都能解决,群里老师很多,回答问题也很快,而且非常详细。”化工与化学学院大二学生王阳明说。

实验中心教师通过7个QQ在线群实时指导和解答学生实验中的各种问题,鼓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,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。对有畏难情绪的同学给予鼓励,耐心地和他们一起分析问题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。在教师的鼓励下,学生们都积极尝试,想出了很多好的办法,比如用螺帽、面团、小金桔等作为摆球开展单摆和蛇摆实验,利用分析声音的频谱研究乐音的规律等,这些尝试都取得了良好效果。

开展居家实验虽然在一些方面不如在学校方便,但也有不少好处——不是简单地利用网上实验仿真软件来学习物理实验知识,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实验和探索,找到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法。

“完成一次居家实验,需要学生完全自主搭建实验设备,在此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,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,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,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、研究问题、解决问题,这是我们实验教学的目的。”物理学院副院长张宇老师说,“作为教师,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,我们要以此为契机,改革我们的实验教学,指导学生能够在任何场合下,对于一些具体的现象能用物理的原理去分析,我们还要把这个实验模式固化下来,将来学生返校后,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。”

一次以物理为话题的心灵交融

目前,已有1000余名学生完成了居家实验,学生利用居家闲暇时间自主实验学习、动手实践、撰写电子版实验报告,每个过程都可以得到实验任课教师的在线指导和帮助,这个过程为师生交流互动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。

“在家做实验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,大家把自己的问题发到群里。实验前、实验时、实验后都可以和老师交流,感觉很方便,效果很好。”材料学院大二学生荆馨仪说,有一次,讲乐音实验的赵海发老师给她讲了一两个小时,直到她弄懂为止。

随着课程的逐步推进,张宇老师还发现了“居家实验”的另一个益处——疫情期间,学生在家做实验时,有些家长也跟着参与了进来,和学生一起研究、琢磨、摆弄,给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,不仅促进了亲子交流,还碰撞出了不少学习物理学的“新智慧”。“有时,我会在朋友圈中看到家长们发的学生做实验的视频,能真切地体会到他们共同学习研究的喜悦。”

化工与化学学院王乙晴也有同样的感受:“在家做实验经常需要父母的帮助,有了很多有趣的相处时光,而且有时候父母会对实验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,让我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更频繁了,很棒。”

据了解,4月11日,我校举办了全省高等学校物理实验在线教学研讨会,与省内兄弟高校交流了开展居家物理实验的经验做法。参会教师表示深受启发,我校的实验项目为其拓展了思路,会后将积极推动所在学校线上物理实验教学工作。

学生实验:光干涉衍射图

克拉尼图